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發布,迄今已三周年。
3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也取得一系列成果,以基礎設施對接的“硬聯通”和制度規則銜接的“軟聯通”正在不斷加快、加深,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的互聯互通。
據央視網近日報道,在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的建設現場,伶仃洋大橋先導索順利過江大橋東西主塔實現成功“牽手”。
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超級跨海集群工程,預計將于2024年建成通車。它將與港珠澳大橋、黃茅海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等,共同組成大灣區跨??缃ǖ廊海苿踊浉郯拇鬄硡^一小時生活圈的打造。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一級巡視員王富民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灣區城市之間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一步強化,粵港澳三地不斷深化交通基礎設施合作,接下來,我們將著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一體化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形成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一級巡視員王富民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來,灣區城市之間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一步強化,粵港澳三地不斷深化交通基礎設施合作,接下來,我們將著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交通一體化建設,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綜合交通樞紐,加快形成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span>
此外,廣東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化提升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安全保障體系、強化大灣區交通運輸體系的安全保障。
廣州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是中國民航機場建設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改擴建工程,擴建后白云機場將成為中國民航機場跑道最多的機場、中國民航航站樓建筑面積最大的機場,將實現年旅客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吞吐量380萬噸的規劃目標。
深圳增強深圳機場貨運樞紐功能,規劃2020年旅客吞吐量目標為5488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120.4萬噸,飛機起降架次40.8萬架次。
澳門利用港珠澳大橋的優勢,強化港珠澳之間的物流運輸,促進澳門物流業的同時提升澳門機場貨運發展。
作為大灣區第四個千萬級客流量機場,珠海將提升航線網絡通達性,探索內地與港澳合作拓展國際航線的新模式,建設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
粵港澳大灣區以連通內地與港澳以及珠江口東西兩岸為重點,構建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等級公路為主體的城際快速交通網絡,努力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圖為港珠澳大橋,大橋通車后,香港至珠海的公路交通縮短為半小時。
廣東完善大灣區鐵路骨干網絡,加快城際鐵路建設,有序規劃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城市軌道交通。
大灣區推進城際客運公交化運營,推廣“一票式”聯程和“一卡通”服務,正在逐步實現一張車票、快速換乘的灣區軌道“一小時生活圈”。
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是世界上通過能力最大、水深條件最好的區域性港口群之一,區域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各灣區之首,共擁有廣州、深圳、香港、東莞、珠海等5個億噸大港。
得益于5G技術的發展,深圳媽灣智慧港成為中國首個由傳統碼頭升級改造的自動化碼頭。
廣東優化大灣區能源結構的布局,大力發展綠色低碳能源,加快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開發核能、風能、太陽能光伏、生物質能等資源。
2022年1月15日,廣東省交通集團發布消息,經24小時連續作業,深中通道沉管隧道E16管節順利完成沉放對接。至此,深中通道已完成21個沉管管節對接,管節安裝長度達3217.8米。
2022廣州(粵港澳大灣區)智慧交通產業博覽會即將于5月26-28日拉開帷幕,現場有超420家實力展商和26000名專業采購商相約廣交會展館,共同打造智慧交通產業盛會!